農村改廁所,不僅改變了“面子”之美,也改變了“里子”之文明。農村廁所改造看似簡單,但卻是惠及農民的熱門工程,是推動農村面貌轉型升級的突破口,是城鄉對等發展的切入點。以前的農村廁所,由于生活習慣和經濟條件的限制,大多是“一坑兩磚,四面圍三尺低墻”,而且多與豬圈相連,既不美觀也不衛生,尤其是夏天,日曬雨淋,臭氣沖天,蛆蟲成群。其實農村社會需要發展,農村面貌需要改造,環境很重要。沒有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,農民的健康幸福生活無從談起,這是實施農村廁所改造的根本目的。事實上,連農村的毛圈、露天旱廁都是影響農村景觀改造升級的“短板”,是影響農村衛生環境、危害群眾健康的頑疾。改善廁所衛生已成為廣大群眾的迫切需要。樂亭秉承“快”字,對全縣的改廁工作做出了準確細致的總體規劃和詳細部署,并與各鄉鎮逐一簽訂了“軍令”,確保了這一民心工程深入人心?,F在農村廁所和豬圈的糞便直接沖進沼氣池發酵,干凈衛生,無味無蠅。產生的沼氣還可以用來在家做飯,擺脫了以前那種煙熏火燎的生活,農村煥然一新。小廁所關系到民生。廁所雖然小,但涉及千家萬戶。在推進轉型的過程中,要把廁所改革融入到農村面貌的改造升級和美麗鄉村的建設中,使民生類文章越做越大。
要嚴格按照規定操作,嚴格控制質量,增加更換廁所所需產品的檢驗和測試。包村領導和村干部要嚴格控制建設,確保每一個改造后的廁所都必須符合標準,真正做到人民清潔方便使用,從而改善農村生活環境,促進美麗農村建設。農村改廁所是改善生活的福祉,是對農民傳統生活方式的宣戰。要注意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的“面子”,改變農民傳統陋習的“里子”,讓美麗的農村真正觸手可及,更貼近農民的意愿。值得一提的是,樂亭縣將改廁與發展循環生態農業相結合,利用糞肥發酵生產沼氣,用于生火、采光,沼液、沼渣制成有機肥,不僅消除了糞肥隨處傾倒造成的二次污染,還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,有利于發展循環生態農業。為什么不可以?